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教育 >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宝宝学会说话方式呢?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宝宝学会说话方式呢?
2017年04月25日 育儿教育
分享到:

  如今的家庭往往更喜欢孩子开朗大方,乐于表达,然而如果孩子过于开朗甚至有些话唠,家长会因此而担忧吗?市民郭女士家有一漂亮女儿,开朗爱说话,但有时候过于爱说话,郭女士夫妻认为这让孩子显得有点“毛里毛躁”的。


  对于家有特别爱说话的孩子,孩子开朗大方爱说话,应该鼓励,但可以在爱说话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语言表达要有礼貌、逻辑,同时要引导孩子在和人交流的时候,提高安全意识。

  帮助宝宝学会说话方式

  孩子不爱说话烦,孩子太爱说话也烦

  生活中,孩子不爱说话,表现内向,是很多为人父母会期望改变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表现开朗大方,不怯场,能说会道。但郭女士显得“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她说,自己的女儿太爱说话,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小话唠。“女儿今年5岁,爱说话,每次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她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在旁边‘叨叨’半小时,而且意犹未尽”。不仅如此,女儿对陌生人也从来不怯场,喜欢表达。

  郭女士形容,孩子说话就跟“扭开了的水龙头”一样哗哗不止,越聊越开心,东拉西扯停不下来。这一点让郭女士的邻居很羡慕,因为邻居家的孩子没那么爱说话,一直想引导孩子向郭女士的女儿学习。

  郭女士感叹说,真遇到孩子不爱说话的有烦恼,孩子太爱说话也一样烦。“虽然周围很多人评论女儿性格大方、率性利落,但我和老公都觉得孩子显得有点毛里毛躁。”郭女士希望孩子能改改,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爱说话是学习的过程,但要引导有礼貌有逻辑

  ,一般来说,小孩在1岁左右开始发声学习表达,从这个年龄往后,孩子会说话越来越多,表达也越来越清晰。“从社会学的班杜拉理论来说,孩子的能力是在跟人沟通中提高的,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沟通交流以及情商的培养和发展,都是基于此而逐渐发展。孩子从1岁到5岁之间,更是通过这种与人沟通,来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因此,就如郭女士所说,更多的父母其实是担心孩子不说话。所以,当遇到孩子开朗活泼,家长总体上是应该鼓励的,给孩子点赞”。

  但至于孩子过于话唠,见到谁都说话,且喜欢东拉西扯停不下来的情况,家长可以进行教育引导。她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生活中,注意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要提醒孩子,和陌生人交流,不能轻易把自己和家人姓名电话、家庭地址等隐私信息随意说出,提高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第二,要引导孩子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注意礼貌,要学会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和人交流的过程中,聆听对方的想法也很重要,不能自己一人一直说,这是礼貌;第三,表达的过程要学会逻辑表达,聚集于具体问题,不能东拉西扯。

  从小在语言表达方面给孩子做这些引导,对将来孩子长大成人后的语言表达也是很有必要的。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过于爱说话,特别爱说话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1003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