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教育 > 习惯好坏决定孩子能否杰出
习惯好坏决定孩子能否杰出
2014年07月07日 育儿教育
分享到:

  习惯是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下,如何应对的自动反应。


  我们人类是一种高智能生物,我们是以异常复杂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我们生下来就会的行为叫本能;除此之外,其余一切都得学习。在我们日常生活所进行的行为中,绝大部分的行为都是靠后天培养和训练。我们把一种行为,教给孩子,然后让他反复练习,后来他就“学会”了此种行为。时间一长,他已经熟练了该种行为,他不用用心想就会做此种行为。此时我们把该种行为命名为“习惯”:像吃饭、走路、睡觉、穿衣、说话、刷牙、洗澡、看书、接人待物等等。这是行为层面的习惯。


  第二个层面的习惯是情感层面的习惯。我们人类是情感的动物,对待我们周围的事物,我们总要做出情感反应。我们对待每天接触的事物总是要做出是喜欢还是排拒的情感反应。除了受自然本性影响外,就是受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形成了对某一类事物固定的情感反应,那他就形成了习惯性模式。比如,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兴奋,他渴望战胜困难后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而另一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沮丧,他赶紧从困难处逃开以避免困难带给他的压力。再比如,有的孩子,当他“给予”的时候他感到非常快乐,也就是说当他能够给予别人帮助时,他会感到自己有价值因而非常快乐;而另外的孩子,则是当他“获得”的时候感到非常快乐,也就是说他从获得别人的帮助或东西而感到快乐。还有,有的孩子一遇到“好事”的时候就快乐兴奋,他会不断搜集好事情而使自己快乐;而另外的孩子则是遇到“坏事”时候感到快乐和兴奋,他会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坏事情上来寻找快乐和兴奋。


  第三个层面的习惯是思考层面的习惯。人的思维习惯都是在童年形成的,优秀的人就是从小养成了卓越的思维习惯。然后,他就会不自觉地使用他的思维习惯去加工每天遇到的问题,从而决定自己如何对待的态度。比如有的孩子养成了从‘阳光’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他总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而另外的孩子却总是从“阴暗”的角度去看问题,他总能找到事情对他不利的一面。再比如,有的孩子,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他总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找原因;而另外的孩子,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却总能从别人或客观找原因。还有,有的孩子,他总能从证明自己优秀的角度去寻找证据,因此他会越来越自信;另外的孩子,却总能从证明自己愚蠢的角度去寻找证据,因此他会越来越自卑。有的孩子,从小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试着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而另外的孩子,却永远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永远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

习惯好坏决定孩子能否杰出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杰出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923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