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老师应该如何对待离异家庭中的学生呢?
老师应该如何对待离异家庭中的学生呢?
2016年04月20日 热点关注
分享到:


  现在的离婚现象已经开始普遍,这当中受伤害最大的往往是孩子,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心思敏感,严重者还会产生心理疾病。因此,这就需要学校中的老师细心教育和辅导,让他们的心理变得健康起来。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对待离异家庭中的学生呢?


  第一、不要动不动就能动他们的心理敏感区。他们大都对父母的关系,离婚事比较敏感。班主任应教育其她同学,跟她们说话时要有分寸,不要捅他们的痛处;更不要说些讽刺,讥笑的话,或以父母为话题开玩笑。在向他们询问家庭情况时,要谨慎,尽量让他们自己介绍情况,他们不愿说是,不要追问或逼问。

  第二、多开导他们改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尤其是对入学中专后父母离异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父母离异的问题,改变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例如:一是改变父母离婚是丑事的观念,树立父母离婚只要是法律允许的就是合法的观念;二

  是改变父母离婚子女矮人一头的观念;树立父母离婚与子女的社会地位无关的观念;三是改变父母离婚是大逆不道的观念;树立父母也是人,也有摆脱痛苦追求幸福的自由观念。通过更新观念可以消除他们中的一些心理问题。

  第三、帮助他们理解,体谅和尊重父母。所谓理解父母,即认识父母离婚也是迫不得已,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所谓体谅父母,就是做子女的要设身处地地替父母着想,不要苛求他们。所谓尊重父母,就是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要尽儿女应尽的义务。

  第四、帮助他们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年轻人爱义气用事。有时出于一些偏见,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上,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有时怨恨父母就采取不理,不见。有的见了也没有好脸。这样就要一方面通过谈心,劝慰,缓解学生对父母的对立,怨恨情绪,并督促他们与父母保持正常的联系,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与他们的父母取得联系,要他们的父母理解做儿女的因家庭变故而产生的失衡心理状态。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协调好关系。

  我带高护班班主任,全班53个学生,有6个父母离异的,还有3个父母不和经常吵闹要离婚。如何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的方法教育管理好学生。一是多接触,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性。”二是勤观察,学生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经常细心地观察,是可以把握他们的脾气的。三是细调查,通过对学生本人的了解,或者同学的介绍,或者家长的谈话,就可以知道她们的脾气。四是善分析。要正确掌握学生的情况,必须对观察,调查所获得的印象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施教,改变她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以便于促使她们更好地学习,生活。

  多没惊人的数字!也许,正当我们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家庭正在办理离婚手续,也许正有成千上万的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正面临在法庭上选择和爸爸或和妈妈住。家庭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当其冲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家庭给予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一下子消失。据调查证明,父母离异的孩子有90%以上成绩较差,从而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看到这些,我就在思考: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该怎样对待这些孩子?我虽无法使他们的家庭重新完整,但我应尽我最大的努力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鼓励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别人是一样的。

  首先,班主任应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教育学生不要歧视离异家庭子女,对他们更不能讽刺和挖苦。他们的处境不好,对他们更要理解和尊重,维护他们的社会地位。要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和他们交往,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慰籍,使他们忘却家庭不幸所造成的痛苦,真切地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师声之间、同学之间纯洁的情谊。

  其次,充分发掘闪光点。班主任对离异家庭子女可能有的不良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加以认真地引导和教育。应该认识到对他们不良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消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并积极发掘离异家庭子女身上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让他们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产生正迁移,遏制和克服消极因素,这样才能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紧张和谐和欢愉的气氛中得以健康发展。

  最后,班主任要为离异家庭子女搭建成功的舞台。班主任除了按常规对离异子女施以教育外,还应考虑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必要的强化教育。如针对他们成绩不良,可以通过必要的补课以及鼓励同学之间进行互教互学活动。针对他们的不合群,可通过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对他们加强人际交往教育。针对他们经常迟到,通过校纪班规的学习和开展师生私下谈话活动,加强纪律教育。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让我们班上所有离异家庭子女都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最近,听了专家和学者关于学生情绪失调的解决方法的讲座,心里很受启发。我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特别是离异家庭的学生的心理状况。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朱红梅,今年8岁,这个年龄正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黄金季节,但朱红梅脸上昔日的笑容不见了,整天愁眉苦脸,垂头丧气,上课也不像以前一样积极回答问题了,她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发现这一情况后,没有当面严厉批评朱红梅,而是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来了解朱红梅的情况。我耐心的询问她学习落后及情绪不好的原因,还没等我说几句,朱红梅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她一五一十地把父母离婚,父母都不愿意抚养她的情况告诉了我,并告诉我她暂时居住在奶奶家。我认真地听完了她的回答,并没有严厉地批评她,而是告诉她应该早点告诉我。

  打那以后,我就把朱红梅的事放在了身上,我把自己孩子没穿的新衣服带给了她,并且给她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一些好吃的东西,朱红梅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以上就是老师对待离异家庭的学生的正确方法,上面讲述的老师算是教育方面较为成功的老师。身为老师不仅仅是教学生文化知识,还应该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以及生活中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老师,离异家庭,学生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21475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