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让好动的孩子学着安静下来
让好动的孩子学着安静下来
2015年05月22日 专题活动 编辑:唐凤刚
分享到:

  对于六岁之前的孩子,如果活泼好动,甚至注意力不集中,绝大多数是成长的正常表现,用于满足孩子的探索、好奇、能量强的心理特征,如果孩子进入小学后,还有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就应该寻求专业的咨询,查看是否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如果排除多动症,一般而言,孩子好动有以下两种可能性:


  第一,孩子属于触觉型学习者。这类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都无法安静地坐下来,因而需要利用大肌肉的肢体运动来作为学习的主要渠道。在儿童画室,喜欢画海军、警察的辰辰显然就是一名典型的触觉型学习者。


  第二,家长对孩子疏于照顾。这些孩子由于从小没有得到父母和家人的妥善照料和关怀,在进入学校后就容易产生适应不良,甚至用负面行为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就容易成为问题少年。


  家长应该怎么做?


  我们认为好动孩子的家长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帮助孩子:


  第一,给孩子提供适宜的宣泄渠道。无论是触觉型学习者的孩子还是被忽视的孩子,一定要鼓励孩子在绘画心理乐园,通过自己的自由表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和表达方式。父母们还要鼓励孩子去学习一两项他喜欢的运动,并经常带着孩子去进行这些运动,通过这种长期坚持的运动,孩子可以发泄自己过剩的精力,从而逐渐学着安静下来,并且对于被疏忽的孩子,也能通过这个亲子互动,来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第二,有规律地安排生活作息。父母要协助孩子制定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表,要求孩子严格执行并在执行状况好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此外,好动的孩子往往在日常的生活有所变动时,症状会变本加厉。所以,在规律的生活中有突发的新鲜事时,父母要先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例如,要带孩子外出游玩时告诉孩子要去哪里、会见到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让孩子有所准备,从而避免到时出现兴奋过度的现象。


  事实上,很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好动的孩子常常精力充沛,具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引导得当,将会有很大的成就。很多名人小时候都有好动的倾向,如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文学家海明威,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电影大师希区柯克,飞人乔丹,飞鱼索普……因此,面对好动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对自己也对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坚信孩子能够改掉好动的毛病。同时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狠下心来,督促孩子严格执行所制定的改正策略和规则,从而帮助好动的孩子逐渐学着在适当的时候安静下来。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孩子,活泼好动,学习者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6039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