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教育 > 宝宝也要防“春燥”
宝宝也要防“春燥”
2014年03月10日 育儿教育
分享到:
  最近几日,市区儿科诊所挤满了带着宝宝前来看病的妈妈,孩子因不适哭闹不停,妈妈们也焦急上火。刘女士便是其中之一,近来刘女士发现半岁大的儿子总是不肯喝奶,没有缘由地哭闹,并且小便黄而混,大便还有干结现象,经医生诊断孩子是患上了“春燥”。而其它前来问诊的宝宝也大多是此情况。

  据儿科医生介绍,每年2月到4月这段时间,是宝宝发病的高峰期,且多是1岁以内的小宝宝。这是因为初春季节气候回暖,空气极度干燥,人体内的水分容易因出汗、呼吸等方式丢失,继而出现食欲不振、上火等现象,而抵抗力弱小的宝宝更容易成为“春燥”攻击的对象。

  初春给宝宝穿衣不宜用成人标准衡量

  开春时节由于气温变化无常,风沙较大,许多妈妈怕宝宝受凉,喜欢把宝宝裹得里三层外三层来保暖。但事实上,初春阳气增强,人体较不易受寒,且婴儿身体产热量比成人大,而散热系统的发育又比较缓慢,如果按成人穿衣标准来照顾宝宝,反而会影响宝宝机体散热,严重时甚至会脱水,成为造成宝宝“春燥”的外在因素之一。

  专家认为,这个季节,给宝宝穿上衣服后,最好摸摸宝宝后背心,以不发热、不湿热为标准,不易穿得过多。

  注意特殊营养的补充,可预防上火和燥热。

  除了衣物的增减要多加注意,宝宝的饮食也要格外留意,均衡营养是预防上火和燥热的前提。医生建议家长可给宝宝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取,这可加强婴幼儿机体预防能力,维持器官组织的散热、去燥功能。除此以外,还要加强维生素A、镁和叶酸等元素的补充,缺乏维生素A容易导致宝宝呼吸道系统抵抗力减弱,从而导致婴幼儿喉咙干痒、咳嗽等“春燥”并发症。另外,人体内缺少镁和叶酸时,会更易出现焦虑情绪,补充这两种物质可以有效避免宝宝“春燥”时情绪波动、哭闹易醒等行为。

  已经吃辅食的宝宝,建议可以多食用南瓜,可防止宝宝嘴唇干裂、鼻腔流血、皮肤干燥等症状。此外,也宜多食用鲜藕制作的辅食,因为莲藕中含有大量极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可使宝宝清热生津、润肺止咳。

  欢迎来到 游金地

  关键字:衣服    上火    春燥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2711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