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教育 > 清明将至 如何给孩子解释“死亡”
清明将至 如何给孩子解释“死亡”
2014年04月02日 育儿教育
分享到:

             很多成年人认为,幼儿心智不够成熟,死亡对他们来说过于深奥。但当孩子突然问起什么是“死亡”时,大人们却不知该如何作答。让孩子过早接触死亡,是否会引来悲观和绝望?幼儿死亡教育真的有必要吗?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那么,如果孩子问什么是死亡时你是怎么回答呢?

  五六岁以下的孩子看世界是直观的,所以解释死亡时要用具体的词汇。
● 比如老人去世,可以告诉孩子:那人的身体不能工作了,就连医生也修理不好。
● 如果有人意外去世,可以跟孩子说,那人的身体出了事故,突然停止工作了。
● 如果孩子追问逝者何时回来,你要平静而明确地告诉TA:人死了就不会回来。
● 如果委婉地说“走了”或“睡着了”,孩子可能会吓得不敢睡觉,或害怕独自在家。
● 如果孩子问死去的人如今在哪儿,你只要告诉TA“在公墓里”,孩子就会感到满意。

  下面我们就看看不同的家长对待此问题的不同方法:
  严女士(儿子4岁):我会告诉儿子,人生就是条路,路边有很多有趣好玩的风景,但所有的路都有尽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路走完,所以要好好保护自己,走得越久越好,争取能在有限的道路里看到无限风景,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不用害怕。
  陈妈妈(女儿5岁):女儿问过我为什么人死了要变成白骨?我想了想告诉她,因为人没有了生命就像小树被小虫子侵害了,把里面的水吸干了,而人的骨头最硬,所以人要是被病菌侵害,或者发生意外失去了生命,就会成了骨头。说实话,我还没有信心对孩子说关于死亡的话题,有时她会说:妈妈骑车小心,不然会被撞死,我赶紧制止她说下去。
  郑先生(女儿4岁):女儿以前遇火灾差点死掉,当时多亏好心人帮忙凑齐医药费,女儿才救回来,现在脸上还留了疤痕。我现在总是会和女儿讲过去的那些事,不管她能不能听懂。我总是跟她说,人死了就会长很多的疤痕,你脸上有一点疤痕,就是在快死的时候,大家把你救了回来,以后只要好好生活,疤痕就会没有。
  段师傅(儿子10岁):儿子性格内向,一次看电视新闻,一个出租车司机出车祸死掉了,他大哭着问我,爸爸也是开出租车的,你会不会死?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不想让儿子那么早明白这些残酷道理,就和他说,对开车的人来说,小心开车不违法,对走路的人来说,走斑马线人行道,这样生命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其实孩子对知识的了解是循序渐进的,他们的好奇心也并没有我想象那么大,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针对的任何问题,都只想知道结果,而没打算接受过程;所以只要告诉孩子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就象开在四季的花儿一样从花蕾到盛开直到凋谢,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就足矣,至于是否有必要再进一步地解释下去,要看孩子是否再提出问题。
  所有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父母的回答肯定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就是要用更温和更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正视人生,了解生活。

编辑:萱萱

关键字:幼儿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4496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