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三代教养困境吗?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三代教养困境吗?
2015年11月13日 热点关注
分享到:

孩子教养问题

    时代的脚步过于匆忙,很多父母都忙于工作,而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这样很容易在孩子教养问题上产生分歧,本文主要分析哪些原因造成孩子教养困境!

  1.婆婆认为孙子是「他们家的」?!

  【情境】
  婆婆似乎认定我生了孩子,本来就应该是要给她跟公公照顾,常常说「孙子是他们家的」,也常常跟先生说我不可以霸占住孩子!
   
  我在生孩子之前一直都在职场工作,也都有储蓄,是因为真的很想陪伴孩子,才跟先生好好讨论过后,决定辞职在家自己照顾小孩。
   
  但是每次回婆家,甚至私底下,婆婆会一直不断地跟我说:「女性30几岁就中断工作,将来回职场还有谁敢用?」「要不要赶快回去上班,孩子给我带」等等,我都一直隐忍着,不想跟婆婆有正面冲突,也有请先生私下去跟公婆沟通,但似乎都没有任何改善,该怎么办?
   
   
  对自己有自信,不恶言、不争辩
  王意中心理治疗所所长暨临床心理师王意中说,公婆认为孩子「一定」要给他们带、妈妈「应该」要回职场、不能中断职涯等等,类似这种「绝对性」的想法听起来其实都没有那么合理。
   
  不过,妈妈要学着了解,这些婆婆表达出来的讯息都属于婆婆单方面的想法,可能也是受到婆婆本身个性或是生命经验的影响,她才会有某些价值观或如此强烈的坚持等等,基本上,如果试图沟通过,但仍不见改变,在无法去控制婆婆(他人)想什么、说什么的情况下,建议妈妈可以学习有效控制自己如何去解释接收到的讯息。
   
  此外,妈妈也要了解,婆婆的确有权力表达她的想法,妈妈当下可以听听,但同时也清楚知道,自己跟先生才是真正有权力决定如何来教养自己孩子的人,妈妈需要做的是对自己的决定负责,而不是因为不断听到婆婆的意见,就必须顺着婆婆的意思做任何改变。
   
  换句话说,也就是妈妈本身不一定要当面直接跟婆婆做澄清,甚至想说服婆婆接受自己的决定,尤其有时候情绪性地斗嘴或是不断争辩,可能只会让彼此关系更糟,对事情本身不见得会有任何正面的影响。
   
   
  永远将老公当成强大支援
  国立台南大学谘商辅导系助理教授李岳庭指出,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有关孩子教养的方式,只要妈妈的决定是自己审慎规画过,同时与先生一起好好讨论过的,知道先生也是支持自己的,基本上,无须过度担忧其他人的想法。
   
  可适时地请先生担任跟婆婆沟通的角色,因为关系与立场还是有所不同,会影响沟通成效;先生的角色是婆婆的儿子,一方面比较能够了解婆婆的个性与想法,另一方面有些话由先生口中说出来,比较适合。
   
   
  以幽默态度化解
  有时候,妈妈本身的心情也可以放松一些,如果婆婆还是一直私下来说类似的话,妈妈不妨试着幽默回答婆婆:「对啊对啊,妈,您说的,我也是觉得是这样耶,可是阿,XXX(老公的名字)一直说他真的很希望当小孩的奴隶。」
   
  一方面表现得顺着婆婆的心意,一方面也把问题转到先生的决定上,之后就可再由先生来与婆婆解释。
   
   
  想一想:婆婆真正担心的是什么?
  此外,不妨试着用不同的角度来想想婆婆为什么会一直那么坚持希望媳妇去工作、由她来照顾孙子?
   
  有时候,可能不见得是一开始媳妇认为的那个意思,讯息的背后可能隐含了很多种可能性,可以与先生一起观察或思考究竟婆婆内心深处「最担心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呢?针对不同的状况,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也会有机会跳脱困境。
   
  例如,婆婆可能是因为害怕儿子扛起经济压力的重担,会太累或是应付不来,才一直叫媳妇要去上班,若是这种情况就可以由先生做沟通桥梁,去跟婆婆说明自己已经有很明确的财务规划等等,让婆婆不再担心。
   
  也有可能是婆婆真的很想要照顾孙子,若妈妈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孩子有另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人也那么疼爱他、那么想要照顾他,也是相当幸福的一件事情。
   
  妈妈可以试着把婆婆当作同盟,但由先生去跟婆婆说明:「妈,你看,OOO(媳妇名字)在职场上工作了那么久,但为了孩子(真的好爱孩子),我跟她沟通了很久,她才愿意把重要的工作抛下,就是希望好好教养孩子。
   
  其实,如果你也很想要照顾,你们可以一起照顾孩子呀,这样可以减轻体力上的负担,也让孩子得到品质最好的照顾。」也就是说,制造一些机会是让婆婆能够一起参与照顾孩子。
   
   
  建设性的冲突不见得是坏事
  情境中,妈妈提到「我都一直隐忍着,不想跟婆婆有正面冲突」,胡可欣临床心理师认为,其实,冲突不见得都是不好的,有些时候「建设性的冲突」甚至可能是必要的。所谓「建设性的冲突」,包含不说出或不做出不适当、情绪性的话语和举动,但诚恳坚定地把真实的心意让对方知道。
   
  妈妈可以情绪平静地表达,例如,「谢谢妈(婆婆)的关心。我知道这几年辞去工作在家带孩子,可能将来要再回到职场是比较困难的,但这是我愿意承担的,也有心理准备可能会如此。
   
  但现在,我们已经决定就是由我在家带孩子,请您尊重我们的决定。」真诚坦率地表达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不见得就是在制造冲突。关键是用甚么样的态度与方式去表达。
   
   
  当婆婆仍不断疲劳轰炸,怎么办?
  即使妈妈已明确表达过想法和决定,但婆婆依旧一抓到机会就不断跟媳妇重覆相同的要求,又该怎么办呢?
   
  胡可欣心理师说,比较委婉的作法是平和地转移话题、转过去跟公公或先生或孩子说话、临时想起有要事要回电或执行而离席等,平静地冷处理且不需要再给予讨论的机会。
   
  有些婆婆的确会期待透过不断地疲劳轰炸,一方面藉以测试媳妇的底线,二方面仍想看看是否有机会改变媳妇的心意,此时,身为媳妇的妈妈更应表现出自信淡然且坚定的态度。
   
  如果婆婆仍不断针对身为媳妇的妈妈进行疲劳轰炸的话,妈妈不妨可以试着回应婆婆:「妈,我真的很高兴您找我聊天,可是,您一直重覆提到有关于希望我赶快回去职场,把孩子交给您照顾,关于这个部分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已经做出决定的事情了,如果您要一直提,我可能之后很难跟您聊天了。」
   
  总而言之,与「长期隐忍着,不表达自己真的感受或想法」相较,有时候所谓的冲突,或者该说是以尊重对方的态度做出适当的自我意见表达是必要的,因为这么一来,婆婆才有机会知道你的界线在哪里,也才有机会「学会」尊重,至少降低一再地试探或侵犯。
   
  胡可欣临床心理师也多次强调,妈妈的自我表达与回应都要基于理性与仍抱持尊重婆婆的态度,而非使用一些情绪性语气或字眼的发泄。
   
   
  唯一对孩子有教养权力与责任的是夫妻两人
  胡可欣临床心理师提醒,教养孩子是「爸妈两个人的责任」,全然交托给公婆原就有某程度失职的疑虑。
   
  同样的,决定采用哪种教养方式也是夫妻的权利,很多时候不需要与公婆「讨论」,除非需要他们的协助,或者一定程度地影响到他们。其余时候,只是基于「尊重」和亲密分享的,适度「告知」而已。
   
   
  2.婆婆总是把孩子当小皇帝伺候
  【情境】
  我们全家目前跟婆婆同住,婆婆似乎很喜欢在小孩面前扮白脸,要让全家人知道孩子跟她感情最好,我现在最困扰的是吃饭问题,之前很开心可以引导孩子能自己吃饭,但婆婆却会在孩子吃饭时说:「小孩子这样吃,饭都冷了!」(然后开始把孩子当皇帝一样喂,不让他自己吃)「妈妈不喂,奶奶喂,奶奶喂吃得超快对不对?」
   
  我有试着跟婆婆说要让孩子自己多练习,才能够有机会发展小肌肉(也曾经拿出专家或老师的文章或书籍想让婆婆知道这不是我个人的坚持),可是,婆婆却回我:「谁长大不会自己吃?」坚持要喂食,不让孩子自己吃,该怎么办?
   
   
  为什么搬出专家见解也没用?
  李岳庭助理教授指出,相信妈妈搬出专家的见解最主要的目地是想要让婆婆了解这样一直喂饭,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小肌肉发展,但之所以没用,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反应并不能满足婆婆内心的需求!
   
  婆婆最主要的需求也许是希望她跟孙子的关系最好,让孙子最喜欢奶奶在身边,奶奶与孙子的关系无人能取代或是想要占有孙子。
   
  王意中心理师表示,人在感到自己被怀疑或是被指正的时候无法欣然接受,绝对是自然与正常的反应,因此,当妈妈拿出一些有关幼儿专家的书或文章,想与婆婆分享新的、专业的教养观念或方法时,婆婆之所以无法听进去或许是因为婆婆当下所感受到的可能是「媳妇现在是来告诉我,我是不对的」。
   
   
  妈妈可利用其他机会训练孩子的小肌肉
  基本上,妈妈很难改变或干预婆婆这类伺候小孙子的自我乐趣,但是可以利用婆婆不在时的机会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孩子教养问题,孩子教养,教养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4211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