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教育 > 德国进口奶粉价格翻五倍在中国仍畅销
德国进口奶粉价格翻五倍在中国仍畅销
2013年08月26日 育儿教育
分享到:
 “中国人为德国牛奶支付全球最高价!”德国《明镜》周刊8月17日以此为题发文称,在德国各大连锁超市中售价只有0.65欧元一升的牧牌牛奶,在中国最高可卖到3.5欧元。

  不过是一瓶普通牛奶,到了中国价格就翻好几番,中国人为什么要付出“全球最高”的代价?难道中国真的“人傻钱多”?个中酸楚与无奈,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在中国,牛奶、奶粉等乳制品的消费者集中在有青少年及婴幼儿的家庭。无论贫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下一代提供最健康最优质的食品,恐怕是每一对中国父母的心声。这种在选择时近乎挑剔和偏执的心态,过去还不这么明显,直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中国奶业的信任度集体瓦解,至今尚未恢复。连保证饮用者健康这个底线都已被打破,消费者如何能安心选择?于是,一向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中国人,即使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在钱与健康的权衡之下,也纷纷选择“洋奶粉”。这之中,澳大利亚奶粉和新西兰奶粉成了上上之选。中国家长的心态往往是,虽然价钱贵,毕竟是乳制品王国出品,营养高不说,至少不会赔了小命,也算值了。正是这种对自己国度乳制品的失望与对“洋奶粉”的信任,让中国成了全球乳制品业界最昂贵的消费市场。然而,最近的新西兰恒天然毒奶粉事件再一次击溃中国消费者的安全感,也改变了市场格局。

  “德国制造”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一向是严谨、可靠,因此,德国奶成了部分中国人的新选择。德国人捡了个大便宜,恐怕还要感谢中国奶企和新西兰恒天然的“成全”。

  也许有人要问,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执著于买乳制品,不喝不就行了?如果是为了哺乳,为何不选择母乳喂养?受妈妈们本身的身体条件的影响和中国产假短、工作时间难以抽身、缺乏公共场所哺乳室等原因,都让中国妈妈难以选择母乳喂养。也正是如此,让中国家长不得不依赖乳制品,也使得健康奶在中国成了奢侈品。

  人不傻、钱不多的中国家长,却为了“安全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政府能否为早日消除的家长的忧虑而大有作为?民众还在期待那一线曙光冲破地平线、轰然而出。(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2181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