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洋奶粉:五个品牌抽检不合格
洋奶粉:五个品牌抽检不合格
2014年10月14日 热点关注
分享到:
  游金地小编提醒各位奶粉喂养孩子的妈妈,洋奶粉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来自德国、法国和新西兰等国的7款婴幼儿配方奶粉在进境口岸抽检不合格,涉及贝贝善、贝倍妙、法瑞康、乐爱朵和爱思思5个品牌。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称,不合格的原因各有不同,其中,德国的贝贝善和法国的法瑞康相关产品“菌落总数”超标,德国的乐爱朵两款产品被检测出超范围使用添加剂,而波兰的贝倍妙和新西兰的爱思思则因为标签不合格登上黑榜。


  国家质检总局对涉事产品分别做出退货和销毁处理。


  一位第三方乳品卫生清洁检测机构负责人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婴幼儿配方奶粉菌落总数超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管路中芽孢的滋生,如果密闭管路清洗不到位,细菌就会在里面生长;二是喷粉干区环境的控制不到位,微生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污染”。


  自今年5月1日起,洋奶粉新规正式实施,对华出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境外生产企业,需要按照《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办理注册,否则将不能进入中国市场。


  本报记者查阅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信息发现,在国家认证委6月30日公布的进口乳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中,上述法国婴幼儿奶粉法瑞康(CELIA-LAITERIEDECRAON)已经领证,注册类型为加工企业。


  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出现“奶荒”,加上对洋奶粉的过度崇拜,自去年以来进口奶粉数量不断增长。


  数据显示,2013年1~12月,我国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12.3万吨,同比增长34.23%;2014年上半年,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5.9万吨,同比增长6.5%。


  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会发现,自从国内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国内消费者频频从国外代购洋奶粉,甚至衍生出代购生意经。


  不仅消费者失去对国产奶粉品牌的信任,国内乳企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


  伊利股份曾在2013年4月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新西兰投资建设的年产4.7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及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批准。根据此前公告,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1.03亿元,计划于2014年6月份投产。


  伊利股份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新西兰新建年产4.7万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项目追加投资金额为2223.7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


  蒙牛乳业也先后引入达能、爱氏晨曦。另外,前不久,贝因美宣布,公司与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恒天然通过邀约收购控股贝因美20%的股份,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恒天然合作后,贝因美将长期获得恒天然提供的优质低价奶粉资源,保障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乳业专家认为,一味地走出去布局海外奶源,会导致国内乳业更加依赖外资巨头。一旦海外有风吹草动,国内乳品市场将显得被动。


  不过,宋亮认为,国内乳企布局海外奶源的战略是正确的,日前部分洋奶粉产生的问题不具有代表性,海外奶牛养殖业相对比较成熟,营养值和饲料的安全性也比较高。


  一直以来,不少的爸爸妈妈都觉得洋奶粉比国产的奶粉好,但是近期洋奶粉抽检不合格等事件也时时刻刻在发生。孩子是我们国家未来的花朵,担负起建设我们国家的重任,坚决不能毁在洋奶粉之上。


  本条信息由【游金地】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洋奶粉,抽检不合格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411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