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教育 > 面对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家长们该怎样做
面对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家长们该怎样做
2017年01月19日 育儿教育
分享到:
   当孩子与小伙伴发生冲突,很多家长担心自家孩子吃亏,不放心让他独立解决问题,常常包办代替。实际上,家长应该理解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孩子学习解决自己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提供机会,让孩子充分体验成功和失败,并在感悟中成长。


  家长应正确看待孩子与同伴间冲突的教育价值。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冲突是一种消极现象,有破坏性作用。实际上,冲突能帮助孩子逐渐形成采纳同伴观点的能力,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解决与同伴冲突的机会。面对冲突,有些家长把重心放在“避免”上。如买玩具时,同样的玩具会买双份或多份,冲突发生时立即将孩子们分开。家长不能不加筛选地将成人解决问题的标准原原本本地摆在孩子面前,更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快速地代为处理。对孩子们来说,具体的体验比抽象的说理更能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是言语教育和行为指导无法取代的,正所谓“听过了忘记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即使孩子没有很好地解决冲突,也可亲历一次失败,这也是一种积累。当看到孩子同伴间发生冲突时,家长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我能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获得哪些经验,而不是考虑尽快地结束冲突。

  家长应注重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温馨氛围、家长的民主态度和家长的社交能力等潜在的环境因素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亲子关系融洽,家长注意提供情感支持,鼓励交往,则孩子在行为规范的内化方面最为有效。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交往中吃了亏,如没得到想要的玩具或挨了同伴的打,家长就打骂自己的孩子,说孩子没用。时间一长,孩子遇到交往困难时,把问题或不良情绪闷在心里,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的发展是不利的。实际上在父母的支持下,孩子会乐于与同伴交往,且在交往失败时能接受家长的建议和帮助。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家长可暂时冷处理,切忌从孩子的一时得失出发处理问题,使他产生对立,导致由于交往压力而回避交往。一般来说父母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孩子也会在交往中表现出一定的交往策略。如果父母参与孩子的交往活动,能使孩子形成安全感,这有助于孩子被同伴接纳,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家长应给予必要的技能指导。指导时,宜将社会认知、具体的行为指导和体验结合起来,单方面的说教效果不大。如果只进行社会认知方面的教育,孩子能说出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去做,但到了真实的情景中,却不知所措,或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家长应从提高孩子的社会认知入手,并示范教授一些解决冲突的技能,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把他们社会认知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的。

  教育不是快刀斩乱麻的事情,是滴水穿石的过程。每个家庭,每对父母,只有根据自己家庭的特点,孩子的特点,来确定最佳的教育方式、方法,从小处着手,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孩子与同伴,冲突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15568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