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教育 > 淘气是孩子天性作为家长不应该抹杀掉这一天性
淘气是孩子天性作为家长不应该抹杀掉这一天性
2016年12月29日 育儿教育
分享到:
   淘气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是因为处于本性,不能因为我们的不理解而把孩子的天性给淹没了。



  1~2岁的幼儿身体高速成长,他们有能力到处跑,喜欢到处走动,还经常碰碰这个,摸摸那个,表现得很淘气。有人问我,孩子淘气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回答,因为淘气不淘气不是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可目前不少家长评判孩子好坏只看听话不听话,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往往是一发现孩子的淘气行为就马上予以制止,可是愈制止愈引起他的好奇。为什么孩子会淘气?其原因就是他们的好奇心,在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却是每一样都充满了吸引力,他们想一个一个地研究明白。

  儿童心理学认为,好奇是“知识之门”,是“萌生科学的幼芽”,对好奇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儿童心理学家将淘气称做“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动”。因此,父母应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要宽容孩子一时的小小的破坏行为,给孩子提供宽松、安全、合理的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尝试,支持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事物的奥秘。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仅不应阻止,而且还应很好地爱护它、培养它。淘气的孩子总是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喜欢刨根问底,爱挑刺,这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这是发明创造最需要的一种思维。淘气的孩子胆子大、敢闯、敢干,接触面广,这对扩大知识面,发展个性都有好处。未来社会需要思维独特、有个性的人才,应该给孩子一点淘气度,千万别把他们束缚得死死的。

  很多把淘气看作坏事的父母,常常阻止甚至斥责孩子。可是淘气并不是训斥就可以消除的,孩子的理解是有限的,他只感到这是一个制止自己的举动,并不能理解大人的用心,于是孩子会变得畏缩、恐惧,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障碍。父母如果反复给予严厉地制止或责骂,孩子会逐渐放弃淘气,变成一个老实听话的“乖孩子”,其结果必然压抑了孩子的自发性。当这种“乖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自我的萌发,他们对长期受压抑的情绪不堪忍受,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反抗,甚至患上身心疾病,对孩子今后人格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所以,只要是没有什么危险,应尽可能地对孩子的活动少加限制,容许孩子淘气,等待他自己从淘气中“毕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孩子淘气的天性得到尽兴的发挥。即使是淘气地玩耍,对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和意志也都是很重要的。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淘气,孩子天性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17168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