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生儿 > 婴儿的"肠"见疑难杂症一箩筐 父母应了解正确处理
婴儿的"肠"见疑难杂症一箩筐 父母应了解正确处理
2015年08月26日 新生儿
分享到:

       婴儿的“肠”见疑难杂症一箩筐、胃部各种状况也使许多家长倍感头痛。肠胃道功能是否良好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喝下去的奶无法吸收,长久下来也势必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与营养。游金地请专家提出婴儿肠胃道保健的各种妙方,并分析改善对策,让家长具体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使宝贝更健康!

新生儿

新生儿


  婴幼儿常见的肠胃道问题


  乳糖不耐


  廖赐宝副主任表示,无论是母乳或是配方奶的乳糖含量皆很高,但两者的差异在于乳糖型的不同,母乳的乳糖型有利于益生菌的成长优于配方奶,但对于有些宝宝来说都有可能会导致乳糖不耐(母乳或配方奶皆有可能)。


  所谓乳糖不耐,系指宝宝肠胃道的酵素尚未成熟,无法代谢乳糖,表现出来的症状为喝完奶后会呕吐、腹泻(有酸臭味)、腹胀、腹痛、哭泣,平时也不爱喝奶。


  乳糖不耐可分原发型与续发型,原发型通常刚出生喝奶后就会出现上述症状;续发型则是原先没有这些症状,因为疾病所造成的突发性乳糖不耐,例如:肠胃炎,不过只是暂时的现象,等到病愈后乳糖不耐的现象就会消失。


  乳糖不耐是1岁以前的宝宝的常见肠胃道问题,尤其刚出生前几个月的宝宝最常见;1岁以后随着肠胃道酵素的逐渐成熟,就很少再出现乳糖不耐的情形了。


  改善对策


  宝宝要改喝低乳糖或水解蛋白配方奶,此种奶粉含较低乳糖或部分水解蛋白来取代,减少因黏膜刺激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现象。倘若宝宝是因为肠胃炎等疾病而引发暂时性的乳糖不耐,建议服用3至6周无乳糖配方奶以后,如果排便正常时即可恢复饮用原来的奶粉。


  如果宝宝是原发型乳糖不耐,则建议一直饮用无乳糖配方奶直至1岁。有些家长担心无乳糖配方奶是否营养不足,其实不用担心,一般来说营养不会不够。


  假使家长仍想换回原来的配方奶或母乳,可于宝宝6个月大时试试看,有些宝宝6个月大时肠胃道酵素也已趋于成熟,假如没有乳糖不耐的症状,就可以改喝普通配方奶或母乳。


  此外,有乳糖不耐的宝宝,副食品与其他宝宝一样在4至6个月时开始添加即可,副食品内容物也不用做特别的改变。


  溢奶


  廖赐宝副主任说明,首先要先区分“正常溢奶”与“异常溢奶”。“正常溢奶”为宝宝喂奶后打嗝或活动时(抱起来时)从嘴角或口中流出一点奶,此因贲门肌肉不成熟所致。


  随着年纪增长溢奶的情形会自行改善,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容易造成窒息。每个宝宝不再溢奶的时间都不一样,平均大约4至6个月以后,溢奶的情形就会减少。不过有些宝宝改善的速度则比较慢,要等到1至3岁才会逐渐改善,所以即使1岁后偶尔还有溢奶的现象,家长也不用太担心。


  “异常溢奶”则是采喷射状吐奶,由于腹部肌肉与横隔膜强烈收缩,导致胃中奶水从口中喷出且量多,常见原因包括:1.幽门狭窄、2.胃食道逆流、3.肠胃道感染。特别是幽门狭窄,好发于出生2至4周的新生儿,因为胃出口的幽门太紧、或肌肉肥厚,导致奶水无法进入小肠里。


  容易用力将奶喷出呈现喷射状的呕吐,此属于病理性现象,宝宝会很容易饿,而且体重都没有增加。从出生后,这种类型的宝宝几乎每次喝奶后都会喷射状吐奶,必须采手术治疗,一次手术即可治愈。


  病理性喷射状吐奶大多于刚出生不久即可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会愈来愈严重,不会自行改善。如果不以手术治疗,影响为电解质不平衡、低血糖、抽筋、营养不良,甚至会导致吸入性肺炎。


  早产儿或有先天性疾病的宝宝比一般宝宝更容易溢奶,其实多数宝宝都有溢奶的现象,只是程度的轻重与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容易溢奶的宝宝,应采少量多餐喝奶。”


  改善对策


  虽然只有“异常溢奶”的宝宝必须先检查原因或动手术治疗,不过家长在照护“正常溢奶”的宝宝时,仍有一些方式可以尽量减少溢奶:


  1.少量多餐,别一次喂太多。一次吃太多比较容易溢奶。


  2.喂完奶以后,建议采直立的姿势抱着宝宝30分钟后再躺下;如果没有时间抱着宝宝这么久,可以在宝宝的身后放置枕头、让宝宝朝右侧躺大约30分钟至1个小时(不过要确保宝宝的姿势不会变成趴睡),朝右侧躺有助于让奶水从嘴角流出。由于胃微偏左边,胃出口在右侧,所以朝右侧躺帮助胃中液体流入十二指肠,不建议朝左侧躺。


  3.喝完奶后不宜立即平躺。如果想让宝宝平躺,应把枕头垫高30公分。


  4.喝完奶后要拍嗝。如果溢奶的情形比较严重,最好喂一半时就拍嗝。每次喂奶都要拍嗝,有些宝宝不容易打嗝,家长不用每次都一定要把嗝拍出来,大约拍5分钟左右即可。


  肠绞痛


  目前医学界对于宝宝肠绞痛的确切原因仍无定论,仅能推测可能是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年纪较小,肠道蠕动功能还不够成熟所致。通常等宝宝满3个月以后,比较不会再有肠绞痛。


  廖赐宝副主任提醒,当宝宝哭闹时,家长应先检查宝宝的尿布是否湿了、确认宝宝是否肚子饿了,或是尿布有没有包太紧、衣服穿太多或蚊虫咬伤、身上有伤口等;如果都没有,则应摸摸看肚子是否鼓胀(可用手轻敲肚子,听听看是否有空气声或肠道蠕动的咕噜声),假如有的话,就可能是肠绞痛。


  肠绞痛发作时,尚有一些症状上的特色可供家长参考:宝宝每天几乎都在特定的时间点哭闹,哭闹频率每天约有1至2次,每次甚至可长达2、3小时。


  倘若没有每天哭闹,一周至少会有3、4次以上;宝宝哭闹时,肚子摸起来会胀胀的、硬硬的,亦经常把腿部弓起来或是持续拳打脚踢。此外,也要注意,肠绞痛并不会合并解血便、呕吐、腹泻或发烧等症状。


  改善对策


  当宝宝排气(也就是放屁)后,肠绞痛的症状大多会消失,因此可以适量在宝宝的肚子上涂抹胀气膏,帮助宝宝排气。肠绞痛的问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行消失,家长不用太担心。当宝宝哭闹时,可考虑给宝宝聆听古典音乐、或让宝宝换个房间、或带宝宝出门逛逛,有时候也会自行改善。


  万一宝宝满3个月以上仍然经常不适哭闹,大多不是肠绞痛,可能是乳糖不耐或其他疾病所致。


  为什么肠绞痛大多在晚上发作?


  许多家长都发现,宝宝经常在每天固定一个时间点哭闹(又以晚上居多),虽然确切的原因仍不明,不过推测可能是白天有许多分散宝宝注意力的新奇事物,晚上夜深人静、活动与周遭刺激减少,使宝宝比较专注在腹痛上。


  肠套叠


  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2岁之间。肠套叠为儿科急症,大多并非先天结构的异常,而是后天所造成,切确成因虽然仍不明,不过廖赐宝副主任指出,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肠套叠常是病毒感染后的并发症。


  这个年纪的淋巴结相当活跃,较易肠套叠。小肠套大肠、大肠套大肠、小肠套小肠等各种情形皆可能发生,其中以小肠套大肠居多。年纪较小的宝宝有来自于母体的抗体保护,不易发生肠套叠。


  肠套叠的好发月分为每年的4至6月,因为病毒感染后肠淋巴肿起,出现发炎反应。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为腺病毒。


  少数为天生的肠套叠,例如:憩室炎。肠套叠的症状为腹泻、腹痛、呕吐,腹泻以阵痛来表现,例如:每隔20分钟一次阵痛哭闹;另外粪便的颜色有些混合鲜血丝,发作数小时后会呈现草莓酱色,这是因为肠子被套久了,肠道组织缺氧,肠黏液沾到血色素所致。


  肠套叠不能置之不理,肠子会坏死、破掉,甚至引发败血症而有生命危险。不过肠套叠不易确诊,通常是宝宝有上述不适症状,合并腹部有硬块,再藉由照X光、超音波或电脑断层诊断。


  不过即使经过这些检查,也不能100%确诊,有时候甚至要等到症状严重,以为是腹膜炎动手术时才发现原来是肠套叠。以性别统计而言,男宝宝比女宝宝更容易发生肠套叠。


  改善对策


  少数宝宝会自行消肿与康复;多数宝宝仍须治疗,医师会以钡剂灌肠,因为钡剂的阻力较大、较易灌通,但是灌钡剂也有风险。


  比较安全的灌肠方式为灌水或灌空气(一定要由医师执行,不能由家长自行灌肠),不过一旦无法灌通或甚至灌破肠道,必须紧急动外科手术,所以灌肠时外科医师也会在一旁准备。大部分宝宝的肠套叠皆可灌通、也不会再复发,少数人才会复发。


  肠胃炎


  肠胃炎的种类很多,轮状病毒、诺罗病毒、腺病毒等皆常见。年纪小的宝宝以轮状病毒最常见;诺罗病毒与腺病毒则是大人与宝宝都会感染。肠胃炎的症状也多以腹泻为主。确诊方式为做粪便检查或粪便的细菌培养,如有特殊情况则照X光、超音波与电脑断层扫描作疾病区别。


  改善对策


  餐具不共用,使用前先仔细清洗。住家必须保持空气流通,不要紧闭门窗。搭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新生儿,症状,处理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5704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