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养育知识 > 曾玉慧老师:关于"隔代教养"现象探讨
曾玉慧老师:关于"隔代教养"现象探讨
2015年11月05日 养育知识
分享到:

隔代教养

  隔代家庭≠问题家庭


  狭义隔代教养
  隔代教养目前被学者区分为好几类,各类说法中存在少许差异,其中狭义的隔代教养约指:孩子日夜均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父母甚少回家、无法负责或完全不负教养责任。
   
  当担子回到老一辈身上
  很多年轻爸妈可能因为不负责任就丢下孩子离开家,这些阿公阿嬷就一肩挑起这养孩子的重担。看着家扶个案里阿公阿嬷辛苦地将小孩子慢慢带大,最能让人感受到的是这些阿公阿嬷都好认命,「我不来把这个孩子带大,谁来把他带大?」是这些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想法;送到育幼院或给别人养,他们也舍不得,「再怎么苦也要把孙子留在身边,自己照顾。」看到好多不顾一切去扛养育责任的阿公阿嬷,让人非常感动。家扶举办自强父母或自强家庭的表扬活动时,也会看到阿公阿嬷在接受表扬的名单之中。
  孩子渐渐长大后,阿公阿嬷的经济压力其实更重,所以我们常可以看到70、80岁苍老的身躯还在街上做资源回收,不管天气多热多冷,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家扶所提供的不单单只有每月1700块钱的补助,还包括了其他补助金或急难金的申请。经济资源上虽然无法提供很多的资金,但家扶会连结相关资源(包括孩子的课后辅导资源)给需要的人,这些都是希望受助家庭能够慢慢自立自助。65岁以上的老人年金,这些阿公阿嬷却无法用在自己身上,而是为了照顾孙子女所需的家庭支出。政府的美意是希望能用在老年人身上,在这些家庭里却成了每个月的基本收入。
   
  祖孙互相依靠
  家扶基金会社会资源处主任张伏杉在此分享一个很正向且温暖的个案:一对兄妹在小学时,父亲因车祸丧生,妈妈改嫁离家,孩子便交由奶奶独自照顾。奶奶开设神坛,靠帮人收惊之类的微薄收入将这对兄妹拉拔长大,经由当地里长协助通报而进入家扶的照顾体系。兄妹在学校的表现优异,也很听阿妈的话;尤其是哥哥,在学校一直保持名列前矛。虽然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父母也不在身边,他一直很努力地念书,一路从建中念到台大研究所和博士班,这个历程很令人感动。有次张伏杉主任到餐厅吃饭,看到哥哥牵着阿妈到同家餐厅,心想一般大学生很少会单独带阿公阿妈到有气氛的餐厅用餐,便问哥哥说怎么会带阿妈出来吃饭?哥哥回答,因为拿到第一份打工薪水,便想要拿来请阿妈吃饭,感谢阿妈的辛苦。张主任说,这位哥哥的懂事和孝心很难得。很多人问阿妈是怎么教的,怎么把孙子教得那么好?阿妈说,其实也没有特别教什么,就是常跟孙子说「你要好好读书,爸爸妈妈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更争气。」
    另一例是很多人知道的,关于阿宏的故事。商周报导后,「阿祖的儿子」阿宏进入家扶的照顾体系,从那时的过动调皮,转变到现在可以专心坐在课堂听课的国中生,与同侪间也有良好互动,可说进步很多。阿祖在教养上很辛苦,也坦承用的是传统打骂教育,虽然平常还是会因此斗嘴,但阿宏与阿祖之间的连结性很强,「祖孙间深厚的情感有时是很微妙的,相较于与父母之间的连结又特别地不同。」
   
  隔代沟通不易
    隔代教养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沟通上的问题。对此张伏杉主任表示,现在资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对父母而言,都不见得跟得上资讯的脚步,更何况是年迈的阿公阿嬷,所以在沟通上的确会有些辛苦。要老一辈的人去改变观念并不容易,对教养一事常固着于「上一代怎么教,我就怎么教」的观念,孙子女也容易因此无法认同阿公阿嬷的管教方式,偶尔也就容易有冲突方式。较特别的是,有些阿公阿嬷在接受家扶帮助后,得知家扶开设亲职教育课程,也愿意去上课,松动自己的旧有观念,尝试一些新的转变。「像有些阿公阿嬷回家后会开始学着『拥抱』孙子,藉以表达自己的爱,这对『不轻易说爱』与肢体有些僵硬的老一辈来说,就已经是很难得的改变。」张主任说这些阿公阿嬷之所以愿意去做这样的尝试,最主要就是因为他们都很爱他们的孙子女,也愿意为了他们去改变、去学习,增加更多互动的机会。
   
  孙子就是生活重心
  「其实老人家心里是很寂寞的,尤其是拉拔孙子从小长到大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重心可说完全放在孙子孙女身上,一旦孙子女进入青春期、走向同侪相处时,阿公阿嬷就难免产生失落感,因为和孙子女相处的时间会少很多;不像父母拥有较广泛的生活圈,隔代教养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张主任并表示,现在政府也重视银发族的生活品质,有许多长青学院或是社区歌唱舞蹈班,可供老人家拓展人际关系与新的生活乐趣。他说,家扶中心的社工人员会提供许多免费的相关资讯让阿公阿嬷们知道,并鼓励他们多走出去,参加多样活动,尤其在孙子孙女长大后,也让自己的生活拥有不同缤纷。张伏杉主任说,很心疼阿公阿嬷们所背负的责任,而且这些阿公阿嬷又很容易给自己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通常无人可倾诉,也难以寻求支持。当他们「走出去」而获得同侪的支持,这种慰藉会比社工所能给予的支持还要来得更重要。
   
  钓竿才是主要帮助
  张伏杉主任并分享,有一个40几岁的阿公与阿嬷年轻时是卖面线的,生意一直不错。后来因为要照顾孩子而收手。等到孙子大了,家扶便鼓励她继续卖面线,协助提供生财工具和事务的张罗,结果店开成了,家中经济也得以自立。因为隔代教养中阿公阿嬷的年纪通常以60岁上下的较多,所以此例算是少数个案之一。但张主任也表示,因为有越来越多年轻父母因为不懂事就生下孩子(甚至本身就仍是家中的依赖人口),并且把孩子丢给自己的爸妈照顾,所以阿公阿嬷的年纪确有下降趋势,要扛的担子也就越重。比较可惜的是,有时会出现贫穷家庭的循环,原本家扶体系下的孩子,长大后成家,却继续成为家扶中心扶助的对像。「若没有深刻省思过自己的状况,就很容易继续落入贫穷的循环。因为弱势孩子的学习成就可能不高,如果自我放弃或结交阿猫阿狗的朋友,就很可能继续这样的循环。虽然教育不是脱贫的唯一工具,受教育对他们来说却是很重要的脱贫机会;如果没有相当的教育程度,就很难找到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
   
  救急先于救贫
  以前的社会救助法规定严格,使得很多需要帮助的家庭因为边缘资格而被排拒于外。比如离婚的夫妻因为原本配偶仍有养育之责,所以对方的收入仍被算到家庭的总收入里,也使不少在经济上单打独斗的爸爸或妈妈无法得到政府资助;或者家中有些土地,但实际上是坟墓堆或是一小块无法利用的山坡地等,这些都会造成现实生活与法令期待不符的窘境。还好经过修法后,改善了这些不符实情的状况。日前发生失业父亲烧炭自杀,外籍妻子随之离世而遗留一双稚子的悲剧,张伏杉主任提醒,若有民间力量或政府急难金的帮助,也许事情的发展不至于此。从去年9月份起,内政部和家扶合作,当家中发生失业经济困难、遭遇急难、重大变故时,民众可以拨打1957免费福利关怀专线寻求帮助度过难关。他强调,这是人民的福利也是权利,更该让有需要的人知道类似的讯息。
   
  广义隔代教养
  广义的隔代教养情况有很多种,诸如孩子白天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晚上由父母照顾;主要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周末由父母照顾;或主要由其他隔代亲友照顾。
   
  工作太忙,小孩给长辈顾
  明新科技大学幼保系讲师曾玉慧表示,广义隔代教养是社会急速变迁下的一项产物,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不断地在改变,当父母无法亲自照顾子女时,通常会将子女委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帮助照顾。在内外祖父母协助照顾孙子女之下,一方面减轻父母(家长)托育的经济负担,一方面帮忙打理家务,让子女放心在外工作打拼,是近年来常见的双薪家庭社会趋势。
  同时,她并引用中国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薛承泰(引自黄惠娟)及其他研究(陈丽欣,1999、黄英虹,2004)来说明,中国主要形成隔代教养及单亲家庭的原因如下:
  1. 父母健全,因经济考量到外地工作:现在有愈来愈多的家庭为双薪家庭,父母亲白天皆在外工作,祖父母为了减轻父母亲的工作压力及经济压力,愿意在白天照顾孙子女,成为隔代教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么一来不但减轻父母亲的负担,也可以增加祖父母和孙子女相处的机会。
  2. 父母亲离婚:父母亲离婚之后,对使得孩子的生活不正常,这时父母亲常常将孩子丢给原生家庭的父母亲,因而形成隔代教养的生活模式。
  3. 父母亲一方过世:在父母亲一方过世的情形之下,为了家庭的生活费,父母只好将孩子交给祖父母照顾。
  4. 未婚生子:未婚生子母亲往往会将小孩带回原生家庭让(外)祖父母抚养,此举也间接助长了隔代教养的比率。
  5. 外籍通婚:由于迎娶外籍配偶的男方多是弱势族群或是在高危险环境工作的族群,容易造成伤亡。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离婚的机率也比较高,一般而言离婚之后,孩子大多属于男方,母亲则是回到原来的国家,而照顾孙子女的重担也就落到祖父母的身上,因而形成隔代教养。
   
  体力不够、放任孩子?
  隔代教养的孩童,由于父母不在身旁,主要照顾者是内外祖父母。祖父母若是较年轻,那与孩子在沟通上的代沟可能就小些;若祖父母己年迈,实无体力和精力来照顾活蹦乱跳的小娃儿,所以孩子在祖父母的照顾下,父母常常因此出现一些抱怨,而且在教养上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已有多年园长经验的曾玉慧老师分享道,在隔代教养的例子中,常听见家长说因为阿公阿嬷年事已高,或是需要忙于家务,体力无法负荷长时间陪孩子玩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隔代教养,教养观,教养方式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3224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