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龄前 > 是不是该训练孩子自己上厕所了?
是不是该训练孩子自己上厕所了?
2015年08月17日 学龄前
分享到:

      购买纸尿布花钱,清洗布尿裤费事,随着宝宝认知、行为能力逐渐成熟,“该训练孩子自己上厕所了吗?”让许多新手妈妈好苦恼!训练宝宝如厕,非一蹴可及的简单任务;评估发展状况,善用孩子的高超模仿力,只要肯耐心指导,教育宝贝如厕,也能so easy!

幼儿

幼儿


  案例一:


  已经满1岁半的小米,个性活泼不怕生,活动力惊人;已经会说简单句的她,总喜欢抓着爸比妈咪哇啦啦地牙牙学语。看着小米的行为发展日趋成熟,妈咪正在思考,是不是该训练小米自己坐马桶上厕所了呢?


  案例二:


  2岁半的豪豪,也到了该自己学会坐马桶上厕所的年纪了!脑中浮现如此想法的豪豪妈咪,开始试着把宝宝屁股上的尿布撤除。没想到,一不穿尿布,豪豪就开始走到哪尿到哪;硬拉孩子坐在马桶上解放,换来的只是一脸“妈妈你为什么要逼我”的愁容。就这样僵持了大半天,因为屁屁毫无动静,母子俩只好无奈离开厕所;只不过,一恢复自由,豪豪又尿了…。


  3关键,如厕训练评估


  从控制大小便意,再到养成坐马桶的习惯,想训练宝宝像大人般自主如厕,的确需要经过一段训练过程。拥有超过10年托婴经验的台北市保母协会资深保母吴金枝表示,教育宝宝学习上厕所,期间历经的阵痛期在所难免,但若事前错估孩子的能力发展而急就章,苦的可是亲子双方喔!


  条件具备,训练才生效


  美国小儿科医师贝瑞布列兹顿曾针对2,000名幼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倘若父母亲或主要照顾者肯发挥耐心,等待宝宝生心理具备足够条件后,才开始训练宝宝如厕,则宝宝抗拒、失败学习的机率会大幅降低。


  关键1:年纪


  到底多大的孩子可以开始脱离尿布,进行如厕训练呢?吴金枝保母解释,每个孩子的身心成长、发育快慢速度各不相同,严格来说,训练宝宝上厕所并没有一定的时间表;但就长期的托育经验值评估,训练宝宝上厕所最适宜的年龄,约落在1岁半至2岁半或3岁之间。


  肛门期,训练好时机


  根据著名的儿童心理教育学家佛洛依德的说法,1岁半至3岁的幼童,正处于“肛门期”,这个年纪正是宝宝肛门括约肌的神经发展时期。而吴金枝保母也提到,大部分年纪在1.5~3岁间的baby们,由于肛门的括约肌发展转趋成熟,已经有能力“憋住”,不让排泄物随意流泻;加上认知、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完整,可以明确地透过语言传播来表示自己的需求与想法。


  “从容”教,训练易成功


  吴金枝保母指出,“心急”是训练过程的最大禁忌!她提到,其实只要在3岁以前教育宝贝完成如厕训练,都不算太晚。父母若不顾孩子的学习意愿与身心成熟度,还不到1岁半就早早训练孩子上手,“整体训练时间,可能反倒拉更长,事倍功半”。


  而教育身处于“肛门期”的孩子学习自己上厕所,吴金枝保母提醒,爸比妈咪们千万要记得以爱与耐心,包容孩子在训练过程中的失误。若过度责骂、嘲弄,使孩子在训练过程中受挫,不但会让孩子因此害怕坐上马桶,恐惧上厕所;长大后可能还会有顽固、害羞、攻击性人格等负面后遗症出现。


  关键2:行为


  “只要家长够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与举动,其实透过许多小地方,就能评估训练时机!”吴金枝保母表示,多数1.5~2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到了从“宝宝”成长为“幼儿”的阶段了。会活泼地来回跑跳,上下楼梯不再让爸比妈咪担心害怕,四肢协调度越来越好,象征着孩子的肌肉发展也到了一定程度。


  会理解,能接受命令


  看着宝宝会一个人自在地行走,看起来应该是要可以很自由的自己上厕所才是。吴金枝保母指出,懂得理解,只是开启如厕的学习开端;2岁左右的孩子,多半学习、模仿能力正强,也能认知“大便”与“尿尿”的差别意义;只要给予清楚的指令,训练宝宝如厕也能不费力喔!


  必知!观察指标


  〈1〉喜欢跟着或企图模仿大人的动作。


  〈2〉对于大人上厕所感到好奇,会想跟着去。


  〈3〉能听懂、理解日常生活中父母所给予的指令。


  〈4〉懂得简单传达需求(如:妈妈,我想尿尿)。


  〈5〉在玩的时候,会突然停止、蹲下来做出大小便的动作,这就表示宝宝已经有能力察觉自己身体正要大小便了。


  〈6〉孩子的尿布能够间隔2~3小时还不湿。


  关键3:语言


  一般来说,18个月大以上的宝宝,基本上已经进入“语言期”学习阶段。18~24个月大的孩子,生活中已经会以“语言”作为主要沟通工具;可以大致理解简单句、常用的复杂句,也能够组合简单的片语或短语。而2~3岁间的孩子,已经能组织主词、动词、受词,进而说出一完整句子;听得懂简单指令,也可以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语言启蒙,男比女慢


  吴金枝保母指出,要评估孩子能否进行如厕训练,“语言”能力也是一项判断标准。她从过往经验观察提到,语言启蒙,男比女慢;假使家长预估的时间不对,太早执行训练计划,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会直接说“不要!”,但对不善表达的孩子来说,如此逼迫式训练,反而是种折磨。


  求好心切,偃苗助长


  面对还未到训练年龄的孩子,吴金枝保母表示,如一味强求,孩子可能会出现大哭、不肯上马桶,或坐了老半天还尿不出来等情形;这时请爸比妈咪别再勉强下去,否则这就不是训练,而是压力了。


  逼迫还没有学习意愿的孩子乖乖自主如厕,一段时间下来,宝宝有可能还会出现爱哭、咬指甲、猛吸手指、脾气暴躁或说话口吃等情形,使用不正确手段以求速成,结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幼儿,教育,耐心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4989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