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龄前 > 过度溺爱孩子 也是一种伤害
过度溺爱孩子 也是一种伤害
2014年11月27日 学龄前
分享到:
  随着计划生育的进行,中国越来越多独生子女,中国家长对待孩子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中国式溺爱”,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伤害。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无理要求,家长要果断地制止,千万不能哄骗孩子。另外,面对孩子的错误言行,家长要坚决地遏制。

  最近湖南卫视的《一年级》很火,看到那些萌哒哒的小孩子,大家心都被柔化了,小孩子们太可爱了,天真无邪的。在看到小孩子美好一面的同时,我们也看了不同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严格,有的比较宽松,也有的过于溺爱。溺爱对孩子是一种幸福,但过度溺爱,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伤害。

  在世界孩子溺爱指数排名中,中国“勇”夺第一!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但爱得过度就变成了溺爱,溺爱和放任一样,对孩子的健康都是有害的。过分溺爱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养成骄傲、任性、自私、虚荣、孤僻等缺点,产生反社会的不良行为,甚至给家庭带来不幸。

  1.造成孩子严重的挑食和偏食

  在许多中国家庭,我们都会看到妈妈拿着一碗饭在孩子后面追着跑,好像求孩子吃饭似的。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吃不饱,就算零食也照样给孩子吃,对宝宝“唯命是从”,宝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久而久之,宝宝养成这种习惯后,就开始挑食偏食了,由于孩子偏食,很容易导致孩子体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缺乏,使身体日渐消瘦,抵抗力降低,体质虚弱,造成体格和智力发育减慢。

  2.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6个长辈喂养一个孩子,于是,宝宝一出生就犹如众星捧月般的让全家人爱到心坎里。父母不让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情,有些独生子女已快上学了,还不能自己穿衣、洗脸,仍要父母喂饭。造成孩子胆小、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

  3.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

  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受伤,因此不让孩子到公园玩,不让孩子和同年人玩游戏。而当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家长就立刻伸出援手,不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孩子变得利己,不关心别人,缺乏集体观念和共同责任感,不懂得友爱,不想到别人,处处以我为中心,很容易成为没有社会道德的人。

  4.不知勤俭,却爱挑剔

  父母的过度溺爱,无条件满足孩子,养成花钱如流水的“阔少爷”作风。不仅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成长,还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不利。调查发现,大多数独生子女爱挑剔衣着,而非独生子女非常少。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7652307#qq.com (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关键字:孩子,溺爱
分享到:
分享让我们共成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 5650人参与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 新闻故事
  • 人生五味
推荐新闻
便民服务
  • 曝光台 /
  • 最新资讯 /
  • 精彩推荐
  • 游在青岛 /
  • 吃在青岛 /
  • 玩在青岛
猜你喜欢
  • 热门排行 /
  • 点击排行